标准普通话发源地在哪里,中国标准普通话发源地 哈尔滨

小编:bj03

标准普通话发源地在哪里

北京。普通话这个词在清末就出现了,发源地是北京。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中国标准普通话发源地 哈尔滨

中国标准普通话发源地是河北承德的滦平县。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

中国标准普通话的特点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是北方话的推行区、记录区。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个民族地区的交流和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的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

普通话的发源地在哪里

普通话的发源地在河北滦平,滦平是当时中国指定普通话的重要采音区,滦平话比当时的北京话要清晰、明确一些。

普通话一词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了,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定为“国语”,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音注音字母。

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了标准的普通话,并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进行了语音采集。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600多年形成标准音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做出了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决策:迁都北京。固守长城,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军事隔离区,实际上也是一片无人区,而滦平就处在这个无人区的最南边。

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迁都北京,移入数十万人口,随之而来的南京官话又成为当时北京官话语音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滦平话,受北京官话影响很深,演变中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直接、清晰、明确。也许这些恰好符合推广的标准吧。”从清末到民国,再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的北京官话最终成为新中国普通话的前身。

以上就是关于标准普通话发源地在哪里,中国标准普通话发源地 哈尔滨的全部内容,以及标准普通话发源地在哪里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