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小编:bj0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的影响不断地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

五月端午节纪念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也有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个历史人物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秦国攻破楚国京都之时,屈原眼睁睁看着家国覆灭,哀痛不已。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就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听闻此事,马上划船捞救,却连屈原的尸体都没捞到。于是为了寄托哀思,每年人们就会荡舟江河之上,将米团投入江中,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个历史人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除此之外,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传说中,有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用竹筒装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发展为吃粽子和赛龙舟两大习俗。人们为了悼念屈原,于是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全部内容,以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