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小编:bj03

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六祖坛经》主要记载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根据“自性本清净”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

《六祖坛经》的思想对禅宗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六祖坛经》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五种:

1、敦煌手抄本。

不分品目,题作“《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经尾题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法》一卷”。一般以此本为最古。后称此本为敦煌本。

2、惠昕本(兴圣寺本)。

书前有惠昕序,系根据繁本《坛经》删定而成。后传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宁寺本及大乘寺本,题作《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师坛经》,卷数品门均同,文字稍异。书前无惠昕序,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

3、高丽传本。

题作《六祖法宝坛经》,疑即德异刊本(1290),元延祐三年(1316)、明万历二年(1574)重刊,光绪九年(1883)再刊。前有德异《略序》,记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正统本及曹溪原本,题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正文前之《略序》、各品题名均与高丽传本同。

4、流通本。

题作《六祖法宝坛经》,前有德异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亦分十品,次第略有更动。与此本体例相同者有真朴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制序、宋郎简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师缘起外纪,题下有“赐紫当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孙真朴重梓”)及金陵刻经处本(1929年刻)等。

5、明南藏本。

前有宋契嵩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题下有“风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僧录司右阐教兼钟山灵谷禅寺住持净戒重校”。不分品、卷。万历四十八年赵琦美所刻房山石经本与此同一体例,但题下重校人改为“明周至住山比丘圆载、西吴学人真程同校”。

以上内容参考:

《六祖坛经》的精髓是什么意思

《六祖坛经》的核心要义就是慧能在《六祖坛经·定慧晶》中所讲的“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的理论。

《坛经》是佛教禅宗典籍,禅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称《六祖坛经》。是由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一部经典坛经,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

相关内容:

一、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

二、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当我们修行的时候,如果想到到达净土,就应该先让自己的心灵澄净,灭除烦恼妄想。当我们的心灵清澈之后,我们所见到的环境自然也没有污秽,处处皆是净土。

六祖坛经精髓说的是什么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为佛教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所述,因慧能大师不识字,故由其门人法海记录编纂而成。是唯一一部由汉地法师所述,而被冠以经名者。

主要内容有十品,讲述了慧能大师的生平、闻听《金刚经》开悟后学道受衣钵传道的过程、 以及慧能大师对于“顿悟”、“自性与佛性”、“愚人智人”、“空与有”、“功德”、“禅”等等的论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初读时觉《决疑品》字字玑珠,再读时则觉无一字不玑珠。

经中有慧能大师所做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谓流传千年,尽人皆知。此偈语道尽了顿悟之法,道尽了佛之本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与《金刚经》共同阅读,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的全部内容,以及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