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由来,腊月初一为什么放炮

小编:bj03

腊月初一为什么放炮

原因具体如下: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有:驱逐山臊、驱逐年兽。

1、驱逐山臊

阴历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臊。山臊,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

2、驱逐年兽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农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制服它。直到有一天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从那以后也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了。

放鞭炮的安全常识

鞭炮威力大小不同,所产生的爆炸声响不同,对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有的含炸药量多、有的含炸药量少,大人们应当让孩子去放一些含炸药量少的鞭炮。

鞭炮一般被编在一起,大人们应当告诉孩子让其每次少放几个,不可让其一次齐放多个,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因为多个鞭炮爆炸而迸溅到孩子身上或脸上,造成严重疼痛感。

大人应当做好看护工作。放鞭炮过程中,可能稍不注意就会伤着孩子。所以大人们应当时刻看护着孩子,指导其怎么玩、禁止去做哪些事情,都要及时告诉他或帮助他,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在玩的过程中,不要让其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若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很可能会因鞭炮爆炸将容器爆破,一些碎片可能会迸溅到孩子脸上、眼中等,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放鞭炮年俗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该习俗是源于一个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慢慢推测出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放爆竹就是其中一种,然后就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现在逢年过节,或者是婚庆嫁娶、重大典礼,以至建房、开张,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表示喜庆。

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1、远离易爆物品

放鞭炮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气罐等,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2、放置稳当后再燃放

在燃放鞭炮时,应该将鞭炮高高挂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有人的话千万不能放。在放鞭炮时,千万不能用手拿着放,否则鞭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设想。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

3、人要远离鞭炮

燃放鞭炮时,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可因为好奇而凑近。鞭炮声过响的话,还应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4、选购正规厂商生产的鞭炮

在购买产品时要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正规工厂生产的花炮产品,不要贪图便宜而危害自身安全,选购时认准防伪标志,产品上应有正规的厂名、厂址及警示语。

以上内容参考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传说以前有一种野兽,名叫“年”,总是在除夕出来害人,人们都很害怕。有一次年来害人时,一位老爷爷用爆竹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从此,每到除夕大家都燃放炮竹来驱赶年。久而久之,燃放炮竹就成了过年的习俗 。

拓展资料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农历的正月初一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在南方大年三十才是过年,大年初一是新年,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对,表示一年将过去。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放鞭炮的由来,腊月初一为什么放炮的全部内容,以及腊月初一为什么放炮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