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腊月初一风俗,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有什么来历

小编:bj03

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有什么来历

古有腊月初一咬灾的习俗。 腊月初一当天要吃爆米花、炒瓜子、花生、黄豆、大豆、鸡蛋等食物。 老家人将此叫做"咬灾",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避难。“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这是进入腊月里的第一句有关腊月的民谣,借着玉米花在锅里爆出“噼噼啪啪”的热闹声,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又开始了。

闽南腊月初一风俗

在腊月初一这一天的有“咬灾”的风俗。“咬灾”指的是人们为了保佑新一年的平安,会吃一些像爆米花、花生、炒瓜子等的食物,借着爆米花锅里爆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寓意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将这些食物吃掉则寓意为把灾难都“咬烂”。

腊月是什么时候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由于这个月的天气比较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故得“腊月”一名。

“腊”的本义是“干肉”,除了腊月之外,其他的别称有除月、冰月、余月、嘉平、季冬等等。

腊月在古代时也是岁终大祭的月份,在先秦时期,我国部分地方便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

腊月初一为啥吃豆豆

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是因为这天有咬灾的习俗,俗话说“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在这一天,人们吃爆米花寓意着消灾避难,借着爆米花锅里爆出“噼噼啪啪”的热闹声,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

腊月的习俗有哪些

腊月的习俗有祭灶、扫尘、糊窗户、贴窗花、贴福字、贴对联、接玉皇、烧田蚕等等。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这一月份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

腊月在古代时也是岁终大祭的月份,在先秦时期,我国部分地方便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

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是什么意思

说到爆米花,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是我们经常会吃的一种零食,尤其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十有八九的都会拿着爆米花,爆米花也是一种消遣的食物,但是大家知道大年初一吃爆米花吗的寓意吗?

一、初一吃爆米花的寓意是什么

大年初一吃爆米花是因为人们在这天吃爆米花有着消灾避难的美好寓意,在农村,每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炒棒花儿。因为他们把玉米都叫做棒子,棒子花就是玉米花,一是为了给孩子们打打牙祭,二是借着棒子花在锅里爆出噼噼啪啪的热闹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二、大年初一的习俗

1.聚财

据说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2.开门炮仗

春节的早上,起来必须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开门大吉。放三个叫连中三元;放四个叫福禄寿禧;放五个叫五福临门;放六个叫六六大顺等等,等爆竹声后,满地的碎红,灿若云锦,也叫做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3.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初一吃爆米花的原因以及大年初一的习俗,初一吃爆米花是有消灾避难的寓意和辞旧迎新的开始,大年初一是我们传统的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也有很多的习俗需要我们传承,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可以适当的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关于闽南腊月初一风俗,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有什么来历的全部内容,以及腊月初一吃爆米花有什么来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